惠杰科技:智能制造發展戰略思考
2017-09-15 來自: 長沙網絡公司 瀏覽次數:833
當前,智能制造熱浪撲面而來。其原因,一方面用工貴、招工難,使得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大批企業對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產生了巨大的需求。再一方面,產品質量和效益的提高,需要采取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模式和新的生產工具,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公認的解決路徑。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勢不可擋,工業自動化控制已經成為焦點。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將給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制造+互聯網將走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最終將走向智能制造。
關于智能制造的內涵,可能十個專家,就有十種說法。實際上現在要形成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定義是不可能的。就像工業4.0在全世界、在德國炒的如此之熱,德國工業4.0的發起者想把工業4.0總結出一個大家公認的一個定義,這個協會做了努力最后卻發現德國有130種關于工業4.0的看法,所以這個企圖統一這個觀點的努力也就作罷了。但是我們總的有一個大致的看法,認為智能制造是制造技術與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的產物,特別是新一代信息和人工智能,它是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信息感知、優化決策、執行控制、深度學習的功能,其目的就是我們所說的TQCS,實現交貨期短、優質、低成本、綠色。它具有信息感知、優化決策、執行控制、深度學習的功能。特別是人工智能,真正的智能制造,沒有深度學習就不能成為智能制造。
大家知道,發達國家走的是一條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的道路,現在正在向智能化發展,它實際上是一個串形的發展過程。但是,中國現在所處的環境不同,發展制造業的路徑也將不同。
至今,在全國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數百個數字化生產線、車間、工廠。由于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大規模的應用,這一點我們在世界可以說處在一個領先的地位。這兩年正在建設的數字化生產線、車間、工廠都大量應用了互聯網技術,比如說,這兩年申報國家智能制造專項的數字化車間,基本上可以說是都應用了互聯網技術。所以可以這么說,從2017年我們已經邁入了數字化、網絡化階段。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及在一些領域應用探索估計還需要兩三年時間,現在正在尋找突破口階段。當前,業界提出很多方案,例如遠程故障診斷,擺脫過去的專家系統模式是最有希望跨向智能階段的。
所以,經過兩三年的探索以及幾年的試點示范,很可能到2025年前后,我們將邁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的階段。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一個六大重要領域之一,中國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不必照搬發達國家經驗,即一步一步的串行發展,而可以發揮后發優勢,采用并行的路徑,即用人工智能、互聯網來解決數字化制造中存在的問題。